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何 pH 低到 7 时还不需补碱?一文掌握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是临床常见酸碱平衡紊乱,指原发性 HCO3- 减少(
内分泌科常见高血糖引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肾病终末期尿毒症性酸中毒,两者均属于代谢性酸中毒范畴,是内分泌科急性并发症,及时识别、及时采取抢救措施是能否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若动脉血 pH
如仅有动脉血浆 HCO3- 浓度轻度降低,而血浆 pH 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则称为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2)根据阴离子间隙分为阴离子间隙正常和阴离子间隙增高的代谢性酸中毒。
阴离子间隙正常的代谢性酸中毒,见于任何原因引起的酸性代谢产物摄入过多,HCO3- 重吸收或再生成减少,导致 HCO3- 净丢失增多。

在单纯代谢性酸中毒时,细胞外液 HCO3- 下降的同时,相应量的 Cl- 转移至细胞外液,以维持电荷平衡,故阴离子间隙正常的代谢性酸中毒一般均伴有高氯血症,又称为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阴离子间隙增高的代谢性酸中毒一般也伴有高氯血症,主要有尿毒症性酸中毒,以及乳酸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或甲醛中毒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

2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线索
常见症状: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减弱、血压降低甚至休克。
神经系统:乏力、嗜睡、甚至昏迷。
呼吸系统:呼吸加快、呼吸深大,重症患者可表现为 Kussmaul 呼吸,偶伴有哮喘。
其他系统:代谢性酸中毒可以引起蛋白分解增多和合成下降、负钙平衡、骨质病变、肌肉病变、高钾血症、贫血、蛋白营养不良、发育障碍等。
当患者出现以上相关临床表现尤其是患者精神状态较差、昏迷休克者,立即予患者完善血气分析,以快速明确患者体内酸碱平衡情况。
3快速诊断
了解阴离子间隙有无变化对鉴别代谢性酸中毒的类型相当重要。
阴离子间隙(AG)= Na+-(HCO3- + Cl-)单位:mmol/L
AG 正常值 10 ~ 14 mmol/L,平均 12 mmol/L,> 16 mmol/L 表示有机酸增多的代谢性酸中毒,
4立即处理
(1)针对病因治疗
(2)纠正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pH
其他原因导致的酸中毒,pH 小于 7.2
★ 为什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要在 pH 7.2 时一般口服即可,1.5 ~ 3.0 g/日,分三次口服。pH 小于 7.2 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pH
① 预计的碳酸氢根 = 0.38 *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需补充的碳酸氢钠(单位 mmol) =(预计的碳酸氢根 - 实测得碳酸氢根)* 0.4 * 体重
② 所需补碱量(mmol/L)= BE * 体重 * 0.3(参考文献 [2])
所需 5% 碳酸氢钠(mL)= 所需补碱量(mmol) * 1.7
推导过程
碳酸氢钠(NaHCO₃)分子量是 84,1 mol NaHCO₃ = 84 g,1 mmol NaHCO₃ = 0.084 g。
5% NaHCO₃ = 5 g/100 mL = 1 g/20 mL。
那么 1 mmol NaHCO₃ → 5% NaHCO₃ 毫升数:0.084 × 20 ≈ 1.7 mL。
简易补碱公式
而 1 mmol NaHCO₃ ≈ 1.7 mL 5% NaHCO₃。
换算为 5% NaHCO₃ mL 数为
(需要提高的 mmol 数)× 体重 kg ×0.4×1.7。 ↓(需要提高的 mmol 数)× kg ×0.7 mL。
当血气分析 pH 达到 7.2 时,立即停止静脉应用碳酸氢钠注射液。
(3)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策划 | 戴冬君题图 | 站酷海洛
THE END